Image Source:pexels

文/David Stinson孙维德

DeFi前景诱人:防范风险、确保落实监理

DeFi的系统性风险就跟KYC一样,监理重点都是货币供给的入口跟出口,而且要避免银行被虚拟市场控制,监理的重点也就不能放在会被影响的资产,而得放在持有这些资产的银行。

在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,雷曼兄弟的倒闭并不是最大的问题,因为当时有个价值600兆美元的场外交易(OTC,即去中心化)衍生商品市场也摇摇欲坠。市场花了10年的时间,才从雷曼兄弟的伤害中恢复过来,如果OTC也崩溃,後果更不堪设想。2022年全球去中心化市场的GDP总值,预计将达100兆美元。

当然,这个数字是交易的总额,而非净现金流;如果全世界有个统一的票据交换所可以统合所有买卖资料,许多帐务的金额会彼此抵消。後来《陶德–法兰克法》(Dodd-Frank Act)的重点之一,也是把这些金融工具的监管权利,集中到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(CFTC)。

13年後,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的市场规模,成长到850亿美元。虽然DeFi的规模比之前的场外交易小很多,也还看不出未来会怎麽发展,美国依然希望「先确保能够确实监理」。它不仅必须订出该行业的监理规则,之後还得处理DeFi、美元、银行体系之间的关系。

与美元挂钩获得信任

DeFi一般来说就是虚拟货币的抵押贷款,它通常用一种虚拟货币当抵押品,为另一种虚拟货币担保,不过有些抵押品会是与美元这类主要货币挂钩的稳定币。当然,它也会在其他地方用到稳定币,但监理碰到的问题,大部分都和这种把虚拟币挂钩到主流金融系统的机制有关。

稳定币并不是新的科技产品,只是一种用区块链来连动银行存款的东西。虚拟货币是去中心化的,但稳定币的管理相当集中,所以管理单位的诚信就成了一个问题。很多时候管理者的诚信真的值得怀疑,2021年10月,泰达币(USDT)就因为谎报货币储备量,被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开罚4,100万美元。

而且即使管理者完全可信,稳定币依然有潜在风险,这些商品一旦进入金融体系,就会扩大货币供给总量。央行当然很在意这个问题,所以讨论稳定币的时候,一定要同时思考各国央行自己发行的央行数位货币(CDBCs)这种相同功能的东西。

监理DeFi时,除了要重视结算集中化的问题,通常还要跟其他虚拟货币一样,考虑到防制洗钱/了解客户的问题。不过,稳定币有时候对国家来说,也相当好用。未来各国的制裁与法规一定会越来越复杂,例如美国会制裁中国企业,中国则会明文禁止所有和中国有关的企业遵守美国的禁令。美元早就是一种战略资产,但未来可能直接成为军事武器,这时候稳定币就会大幅影响美国力量投射的能力。

Image Source:pexels

  • 1

  • 2

  • 下一页